(轉載自塗翔文的影癮館)
以下這篇文章,是我應邀參加今年金穗獎增設之「部落格達人推薦獎」所寫的評審感言,很榮幸有機會提早看完這些作品,參與一場很有意義的評審討論,並發現一些值得推薦的佳作,一點也不輸專業長片的成績。推薦大家去看看這些作品,不但是免費放映,保證還會有意外的收穫!詳情介紹、場次與索票辦法,請洽金穗獎網站。
在台灣電影貧瘠多時的現實環境裡,「金穗獎」象徵著電影創作的新生力量,以短小的篇幅條件,試圖藉此挖掘出對於影像掌控深具潛力的創作者。就今年所見的入圍影片來看,整體而言,大部份的作品都在影像處理上達到應有水平;而在敘事創意、觀點呈現上,較為缺乏令人眼睛一亮的深度與驚喜,不過還是有不少值得推薦的佳作。
劇情片方面,普遍都是展現了視覺上的明亮、華麗,吸引觀眾的第一印象,但故事肌理卻落入「強說愁」的風花雪月之感,空有美麗圖像或過於虛無的意念,內在故事的力量不夠厚實,像《結婚》、《女神》、《月台上的記號》等,都有類似的尷尬。紀錄片普遍看得出受限於篇幅,大部份都有話沒說完的感覺;手法上則幾乎皆是旁觀訪談、重組結構的安全手法,沒有太多深入、宏達的視野。
動畫片部份比較參差不齊,某些作品在素材運用上純熟靈活,卻同樣在其他敘事手法上無法等量齊觀,例如《上上》的配音失敗、《The Gem In Heart》的情節貧血。最後是實驗片,「實驗」二字的定義模糊,持續在這個項目中普遍蔓延,幾乎一半以上的入圍作品,其實都該被歸於劇情類競賽。
短片最大的魅力,就是在有限的篇幅中,以有限的主題情節,散發出最豐富、甚至最深厚的情感、內涵與爆發力。在今年眾多影片盲點類似的情勢之下,反而突出了某些作品的特別優秀,值得叫好。
其中,筆者首推僅長二十一分鐘的《嘜相害》。它以極短的篇幅,先是娓娓道來街邊私娼的困境與苦楚,然後再隨著事件爆發,突然翻轉成對立方──警察自述內心的無奈與鬱悶。兩相對照,竟意外幅射出台灣政經環境、底層社會問題的寫實殘酷,更沒有孰是孰非的偏頗;而最後打字幕的片段,導演讓女、男兩個歌聲輪唱台語老歌「為錢賭性命」,此時又再與全片的意旨、結構恰為表裡。《嘜》片善用短片優點,將簡單題材發揮至最大的影像張力,極為出色。
學生作品《斑馬線上的男人》則是另一部讓人驚艷的作品,它的沈穩內斂,一點也不輸專業創作者。描寫一個失業青年的「兩面人」生活,最後轉向家庭母子關係的細膩情感,鏡頭語言簡潔有力、意象豐富,在通俗情節的積累之下,爆發出社會切片般的冷靜觀察。
《愛的麵包魂》則象徵另一種令人期待的戲劇類型,可愛幽默的人物、生動流暢的情節,雖然格局不大、漏洞稍嫌明顯,但卻是所有入圍片中,與一般觀眾的甜俗品味最為親近的作品。
動畫裡的《肉蛾天》題材大膽、畫風獨特;《Travel Diary》的素材多元、概念清楚,兩位導演也都才華洋溢。紀錄片成績水平接近,《炸神明》的小而美,反倒突顯出對人物刻劃的深度力道;《唬爛三小》從一開始被誤以為只是個人抒懷的陳腔濫調,轉為後半段提高層次到對當年青年不安心靈的靜觀,反而有種倒吃甘蔗、餘韻猶存的感動。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評審過程期間,與諸位過去只見其文、不識其人的部落格作者們見面、討論,分享差異而獨特的析論觀點,這是此次參與評審,除了看片過程之外,最寶貴而意外的美好收穫,謝謝一起參與的朋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