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30

嘜相害‧街頭靈肉紀實(tonyblue)

(轉載自藍藍的movie blog


台灣新秀導演林靖傑的新作《嘜相害》以生猛力道呈現了街頭性工作者的生活愁苦。

有的人早早成名,但是電影光彩瞬間消退,很難再期待;有的人早早成名,卻不急著多拍新作,每拍一部作品就有光華耀眼,讓人鼓舞歡欣,台灣導演林靖傑就是這樣的創作者。

頭一回認識林靖傑在於1999年的電影《惡女列傳》,這部三段式電影中的第二段《猜手槍》,這一小段作品中,林靖傑非常精練地捉準了小警察及嗑藥少女之間的恩怨矛盾,有寫實的力道,同樣也有高密度的戲劇張力,當時的感覺就是台灣電影竟然有這麼會說故事的新血輪,真是精彩。

後來,隔了五年才又再度看到林靖傑的作品,但是他拍的不是劇情片,而是紀錄片─《台北幾米》,頭一回,我終於看到台灣有創作者避開了熱鬧喧囂的風華表面,走進了台北101大樓工地,讓我們看到這棟台灣地標最原始質樸的施工情貌,看到了一位小小的電梯操作員,如何在勞工汗水和商業繁華之間,扮演起橋樑角色;當然,就在所有的人幾乎只關心台灣高鐵的速度快不快,座位舒不舒適的同時,林靖傑早就扛起了他的攝影機,讓我們看到有多少原住民兄弟和外勞流著汗水,窩居在一棟公寓中編織著平凡的人生夢。

也就在那一年,我看到了一位台灣年輕人組織了一個「向左走影像工作隊」,站在勞工和社會弱勢份子的立場,紀錄著他們的生活與夢想。他們的意識型態、人間取樣、闗懷與行動,與台灣人習慣的主流創作是那麼的不同,但是交出來的作品卻是更加真摯又成熟,一切只因為他真的知道自己在拍什麼,所以,他捉得到重點,打得到要害,從主題到控訴,一舉一動都足以打動人心。

2007年則是林靖傑的另外一個創作高峰,最近我接連看到了他的新作《嘜相害》與《最遙遠的距離》,親眼目擊他用左手拍類紀錄片,用右手勾畫出帶有台灣風情滋味的劇情片,左右出擊,光華四射,都有讓人歡欣的才情。

《嘜相害》是一部只有21分鐘長的短片,主題以一位街頭性工作者的遭遇為主線,輔以一位為拚業績不擇手段的警察,他與線民共同設局,採「釣魚」方式,釣出在街上接客的性工作者。議題不算勁爆,真正的魅力卻在於形式和力量。

《嘜相害》考驗觀眾的第一招就在於:你很難從電影的外貌與形式上判斷這部電影到底是紀錄片?還是劇情片?這不是困惑,而是讚美。因為只有清楚知道自己在拍什麼的工作者才能從現實中取材,掌握其戲劇精髓,還原角色會說的話語、肢體動作和互動反應,不再是花拳繡腿的紙上編劇,而是逼近真實的人間顯影,然後再帶領觀眾回到現實層面,讓你看到充滿批判性格的劇情。

《嘜相害》從街頭流鶯化妝上工前的準備工程開始,沒有《麻雀變鳳凰》的豔情,也沒有《巴黎敗金女》的煽情,而是從暗燈斗室中直接還原流鶯的生活困境;接下來的街頭站壁、搭訕、議價與掙扎落逃,其中,沒有一張你熟悉的專業演員面孔,沒有一句尋常台灣電影可以聽見的對白,但是林靖傑以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長期累積的外展田野資料為基礎所整理出來的流鶯與嫖客和警察間的對話,卻呈現出一般案頭編劇完全掌握不到的真實情貌;街頭取景的擬真力道,更呈現了直追SNG現場直播的寫真氛圍,整體成就遠勝從《柳巷芳草》和《看海的日子》等知名的性工作者劇情片。

一切就像林靖傑自己所說的:「嘗試一種簡潔且生猛有力,像紀錄片一般逼視真實的劇情片…希望:假如影像是社會運動的武器的話,這部片是匕首;假如影像是藝術的話,這部片是一首動人的短歌。」《嘜相害》的紀錄片力道來自於田野調查的真實重現,《嘜相害》的劇情片氛圍來自於林靖傑對場面調度的嫻熟,既真實又有好戲看,林靖傑的《嘜相害》堪稱是2007年台灣影壇最精緻的短片創作。

1 comment:

Stacy M said...

This is a great poost